主持人语:“九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保持了3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放眼世界,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朱镕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是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世纪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这个问题。
陈超英:优化升级最佳途径
据统计,2000年我国信息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4万亿元,比90年代初扩大了8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的信息化水平还只是发达国家的2%,“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在全国的信息化进程中,天津是启动较早的城市之一。1996年,天津开始以“信息港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到2000年底各项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根据国家信息办公室对31个省市21项指标的初步测算,天津的综合信息化水平居第三位,其中信息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居全国第一位。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使天津获得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找到了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最佳途径。但是,我们也在实践中感到,全社会对于信息化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亟须加强;吸引和聚集信息化人才的政策相对落后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信息化建设资金短缺,投资力度不足,吸引外资、资本运营和风险投资等效果还不明显;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主动性不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效益不高。所有这些,都是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
蔡奇:防止出现信息文盲
信息技术已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来看,不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会出现信息文盲。
要像抓科学普及一样抓好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要提高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加强对非专业信息人才的培训和教育,逐步形成全社会各个领域自觉融入信息化环境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信息人才的培养、竞争、激励和引进机制,以推动信息化人才队伍的迅速成长和壮大。
要加强信息化的应用,我认为要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工矿企业普遍推广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用以改造传统产业,通过信息产业和软件业,改进管理流程和生产流程,相对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力。二是加强上网工程和电子商务,这一点更为重要,更为现实。三是发动所有的单位、个人,特别是经济实体和农村专业大户,采集发布信息,用好信息,解决农民走向市场的途径,通过信息化把市场和农民两头联系起来。衢州市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全市已建成了300多家网站,7000多个网页,全市1000多家经济实体和136个乡镇都拥有自己的网页,通过推广上网,让他们开阔了眼界,走向了市场。
彭开宙:管理者的重大课题
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十五”期间的战略任务。作为工业文明产物的铁路,如何借重信息技术的帮助,实现管理方式、运营组织、服务标准的现代化,这是摆在铁路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铁路发展的实践证明,信息化是促进铁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其根本目的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铁路生产经营与管理决策的各项活动中,改造传统产业,提高铁路运输生产率、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铁路运输经济效益。
自“八五”,特别是“九五”计划以来,我国铁路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铁路信息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间,主要建设了铁路客票系统,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铁路现代化水平大为提高。
铁路作为现代工业的产物,也是我国传统工业的代表。铁路的信息化反映了我国传统工业的发展要求。